法学者:法国大学涉华研究严重缺失

2023.02.01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1月30日发表题为《法国学者批评法国大学中国研究严重缺失》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历史学家、国际中国研究基金会主席安克强(克里斯蒂安·昂里奥)警告说,法国大学虽然拥有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专家,但对中国的历史、政治以及社会学、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视不足,“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1967年出版的《反回忆录》中曾这样形容中国:“在全球性的对抗来临面前不会放弃精神的国家。”他预言:“已经有300年的欧洲时代正在消逝,中国时代已经开始。”

安克强在法国《世界报》撰文指出,当下,马尔罗的预言显得何其敏锐。可是,法国人今天对中国又有多少了解?法国在研究、分析和理解这个具有独特维度的国家的动态方面又有哪些优势?法国大学又拥有什么相关的专长?

作者认为中国已然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大国,具有在全球范围部署其行动和战略的雄心,法国不能像40年前那样仅仅把中国作为少数机构中少数专家——汉学家的“研究对象”。

在这位学者眼中,面对中国,法国大学的研究很不对称,“我们的专业程度取决于在大学或研究组织中进行基础研究的能力。但我们看到了什么?中国专家的职位数量总体上没有变化,仍然局限于少数专业机构和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事实上,法国大学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他们在扎实的实地考察和对中国的第一手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大量论文。问题在于完成论文后,许多人找不到相应的位置。他们发现自己连续几年从临时的教学和研究助理职位跳槽到博士后职位,没有任何科学工作的前景。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年龄很大了才设法找到了一个职位,更多的人中途放弃或选择移居国外。原因很简单:大学没有为研究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出路,大学培养的人才白白浪费了。

为什么会这样?安克强认为主要责任在于法国大学对中国“密封”。除了数量不多且主要由语言和文学专家组成的中文系之外,法国大学中没有关于中国的研究。有多少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地理学家、法律学家甚至人类学家在大学的社会科学系中专门研究中国?在这些学科,这个数字在0到3之间。

所幸有几家全部位于巴黎的机构为招聘中国专家做出了贡献,如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但它们的综合招聘能力无法弥补大学招聘的不足。此外,在过去30年里,这些机构的职位数量没有变化。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自2002年以来,亚洲专家的数量几近崩溃。在社会学、政治学或经济学领域,2022年该中心只有一名关于中国的研究人员!而仅仅哈佛大学就有48名中国问题专家(几乎是上述法国机构中国问题专家数量的总和),其关于中国的旗舰课程之一指出:“在21世纪初,没有什么比研究中国更重要的了”。这不是广告,而是一种承诺。

反过来看,中国对法国拥有多少专业知识?有多少中国学生通过上法国大学与法国社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有多少人在法国完成了攻读关于法国主题的博士学位?前者有数万人,后者有数百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回到中国,带去了他们的专长,还为他们的国家带去了关于法国的非凡知识库。我们还需要问的是,有多少法国学生在中国学习过?有多少人做过中国学科的博士,同时具备语言和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

安克强认为,中国是当今时代最重大的挑战之一,可是法国大学还在昏昏欲睡。当下,如果不能弥合与美国大学之间的深渊般差距,至少也应在有关中国的专业知识方面赶上欧洲的主要大学。

Source: Cankao xiaoxi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Search OpenEdition Search

You will be redirected to OpenEdition Search